为充分发挥家政行业在促消费、稳就业、扩内需、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粤办发〔2020〕29号)和商务系统的任务分工,结合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信用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培育朝阳产业,打造民生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家政服务。
二、工作目标
推动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家政服务实现实名制、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加强家政服务业职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到2021年底,建立覆盖全市的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制度;培育家政服务产业体系,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家政服务品牌建设。发挥家政行业在促消费、稳就业、扩内需、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加快建设“南粤家政”信用体系
1.推行家政服务人员“放心码”。指导家政机构在“广东省家政服务公共平台”和“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完成注册,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和所属家政服务员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诚信记录、健康信息、培训信息等),并在商务部“家政信用查”APP完成“人证合一”,通过系统生成家政服务人员的“放心码”。
2.实施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善美韶城·家政服务证”项目,把家政服务人员“放心码”与家政服务证相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的家政服务证年审、注销和新增管理机制。到2021年底,完成5000名家政服务员职业素养培训并发放“善美韶城·家政服务证”(居家上门服务证),建立覆盖全市的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模式,提高家政服务员职业职业素养,规范和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把免费报名、免费培训、免费发证的“善美韶城·家政服务证”项目,打造成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家政行业在促消费、稳就业、扩内需、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加快推进诚信企业建设。按照广东省家政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与评价标准,推动开展第三方评价,推进家政企业信用体系示范试点建设,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认定。建立家政服务人员信用信息核实机制,推动家政企业及时完善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记录,加强服务质量跟踪管理。指导行业协会、家政企业建立服务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家政服务投诉和纠纷。
4.鼓励家政企业诚信经营,优先扶持建立信用记录的企业。诚信经营并按要求建立信用记录的企业,优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电商平台、家政信用查APP等优先向消费者推介家政诚信企业和信用信息良好的家政服务员。依法依规采取红黑名单管理和联合惩戒措施,向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推送红黑名单,对有信用问题的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实施联合惩戒。探索建立消费者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平衡消费者与家政服务员在信用信息监管中的地位,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谐发展。
(二)推行“南粤家政”标准体系
5.完善家政行业服务及管理标准。积极参与省家政服务标准制定工作,推广、执行广东省家政服务业信用、管理、服务等系列标准。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监测,对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实行动态监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家政服务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三)大力培育“南粤家政”产业体系
6.扶持家政企业发展。指导行业协会及家政企业与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家政服务行业特点,共同研究开发、签订家政服务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产品。会同人社、财政、银保监等部门研究对购买保险的家政企业按不高于50%的标准予以补贴的可行性。
7.培育壮大员工制家政企业。鼓励商业银行向居民家庭发放防疫服务电子消费券,用于扩大员工制家政服务消费。将家政行业促消费纳入繁荣市场促进消费活动,持续开展家政行业促销费活动,支持家政企业发展。
8.打造龙头骨干家政企业品牌。实施家政品牌培育和建设计划,支持家政企业连锁经营。各地根据发展实际,培育打造当地特色品牌家政企业,形成“一地一品”或“一地多品”,开展家政品牌建设评比。
9.发展家政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服务新业态,引导、鼓励家政企业自建家政服务APP、小程序等线上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家政服务点单方式。鼓励家政企业入驻美团等各类生活服务电商平台,拓展线上点单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和扩大家政消费。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残疾人居家托养、物业、快递、健康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社区型家政服务圈。
10.加快家政服务业引领提升发展。鼓励家政企业与熊猫等国内、国际品牌机构加强合作,加强与东莞、南宁等省内外行业协会和企业对接,促进交流合作,探索合作发展模式,培育一批具有韶关特色的家政示范引领企业。指导家政行业协会、家政企业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四)建立健全“南粤家政”保障体系
11.推行家政服务便捷模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配合组织、民政、人社等部门,把家政服务纳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服务范围,嵌入社区医院、社区养老、社区助残、图书馆、休闲室、便民食堂等社区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配合民政部门指导行业协会分类设立专业委员会,委托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承办“善美韶城·家政服务证”项目;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指导、行业自律等方面作用,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五)重点项目
12.居家服务项目。以家庭饮食和家庭保洁为重点,配合人社部门开发优秀教材和培训课程。加强居家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引导各类院校、培训机构、家政企业、行业协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开展心理学、营养学、花木园艺等培训教育,提高家政服务员和家政企业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对个性化、订制化家政服务需求。
(六)平台载体。
13.建设“南粤家政”产业发展平台。配合人社部门加快建设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家政服务超市”,在服务平台设立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板块。与东莞等大湾区城市开展家政资源对接、供需匹配和交流推介活动。支持相关院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加强产品开发、标准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合作,打通家政行业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协同贯通、联动发展。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商务部门要将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配强工作人员,建立与家庭服务业协会、家政服务机构的联系机制,强化管理和协调能力。加强与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工作能力。
(二)加大保障力度。按照省家政服务条例,推动出台有关配套政策举措,在扶持家政企业行业发展,家政行业促消费等方面提供保障。
(三)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报纸电视等网络平台和户外广告等媒介,宣传“善美韶城·家政服务证”项目的契机,积极宣传推广家政服务,开展家政行业诚信经营、职业道德和家庭守信宣传教育,营造支持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做好基础工作。各县(市、区)商务局要会同人社局加快完成辖区内家政机构和从业人员底数摸查工作,动员家政机构和家政服务员参与“善美韶城·家政服务证”项目,确保年底前实现本辖区内家政服务员全员持证上岗。